中和农信:击中农村低端群体金融需求的“靶心”

2017-09-11 热点 商业向善

摘要

“中和农信”瞄准的正是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惠及的低端群体。

【编者按】

资金雄厚的正规金融机构因风控、收益、技术成本等因素考虑,不愿意过多涉足农村小额信贷,而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却因身份问题难以融资。政府试图通过税收政策刺激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却在大多数省份不被列入金融机构行列。

据CHFS(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布的《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农村正规信贷需求十分旺盛,有借贷需求的家庭比例达到19.6%。其中,低收入农业家庭有农业生产信贷需求的比例达到52%。

“中和农信”,瞄准的则正是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惠及的低端群体。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社会企业,成立至今,已在全国设立222家分支机构,其中81%在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地区,累计发放贷款212亿元,超过400万农户因此受益。

中和农信客户群体在传统金融机构之外做着拾遗补缺的工作。

【正文】

45岁的苏步登其其格,家住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下的一个嘎查村,从她家到中蒙边界仅60公里,是个典型的牧民家庭,家里一万多亩草场,养了400多只牛羊。

2016年岁末,天气不算寒冷,但苏步登其其格迫切地想多买点饲料,保证家里的牛、羊顺利过冬。苏步登其其格和老公合计,想到了以前给她办过贷款的小王。

小王是“中和农信”的一名信贷员,这是一家专门为农村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的企业,贷款需要3-5户联保,苏步登其其格提前打听好了规则,提前找好了一起有贷款需求的姐妹们。

小王来到苏步登其其格家,先是给贷款的小组成员讲解了贷款的流程、条件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于次日上午为苏步登其其格办好了手续。苏步登其其格这个小组的贷款申请资料被实时传入到中和农信的风控审查平台上,进入到审核流程。

当天下午,苏步登其其格在去看羊群的路上,就收到了短信提醒,信贷资金已经发放到她的银行卡上。从信贷员上门提供信贷服务,到拿到信贷资金,整个流程仅花费了2天时间。

几天前,还在缺乏资金,害怕牛、羊无法过冬的而着急上火的苏步登其其格,没想到2天的功夫,钱到了,饲料买了,问题解决了。

1、填补市场空白

实际上,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并存着几种开通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主体。其中,规模最大的仍是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在部分省市的农信社试点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农信社小额信贷以其在农村地域所具有的“覆盖面大、业务量大、机构网点多”的特有优势,成为中国农村小贷业务最主要的供给主体。

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更多是一种贷款额度的概念,在广度上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在机制设计上缺少针对性,尤其是服务的深度有待改进。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有34.7%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而农村民间借贷参与率高达43.8%。事实证明,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空白尚需填补。但同时,这块因“空白”而造成的金融蓝海,其市场价值也正在被发现重估。

而“中和农信”,瞄准的则正是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惠及的低端群体。“中和农信”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下属的社会企业,起源于1996年世界银行在秦巴山区做的扶贫项目。2008年11月开始,基金会将小额信贷从项目制转为市场化运作,成立了“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中和农信已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设立222家分支机构,其中81%在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地区;截止到2017年3月,中和农信全国员工总数3356名,累计发放贷款177.7万笔,212亿元,超过400万农户因此受益,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农民得到普惠金融的支持,同时也为中国的扶贫事业提供了有力补充。

2、获得社会资本

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全面接管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小额信贷项目,并组建小额信贷项目部。次年,国务院扶贫办将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单位,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随即成立。

但此时,刚刚获国家认可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却碰上一个体制上的麻烦。当时,按照国家规定,慈善组织不可以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只能在当地注册项目。政府对该项目很重视,项目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管理和运行项目。但随着地方在政府的频繁调动,“双重管理”弊端逐渐显现,导致项目呈现混乱状态。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4年6月1日,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基金会这类慈善组织可以在地区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这从法律角度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可以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解决了“双重管理”的问题。

200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提出由“项目型小额信贷”向“机构型小额信贷”转变的战略部署,在国内率先建立直属分支机构开展信贷业务。

2008年12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注册成立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以股份方式入股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并获得控股,形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搭建起现在公司组织的治理结构。刘冬文被委任为中和农信的总经理,带领中和农信向着现代化市场体制迈进。

作为一家现代企业,多种融资手段必不可少。早在2010年,中和农信就得到了国际金融公司(IFC(和红杉资本的投资入股。据了解,从2014年至2016年,中和农信的债券融资路径已经经历过三次,“‘公益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经从资本市场获得三轮,每轮5亿元、共15亿元人民币的债券融资,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16年12月20日,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蚂蚁金融小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金服”)在北京召开农村金融战略发布会,宣布蚂蚁金服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中和农信,成为继中国扶贫基金会后的第二大股东,并确定了三年内“双百”的新目标——贷款余额100亿,有效客户100万。

【对话刘冬文】

1、中和农信现存股东结构如何?
刘冬文: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截至目前,中和农信的股东构成分别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金融公司、蚂蚁金服、红杉资本、香港天天向上基金,共5家”。

2、蚂蚁金服入股中和农信是否会改变其公益属性?
刘冬文:社会资本青睐具有公益属性的机构,实际上是社会资本在寻找社会价值和社会企业实现商业可持续模式的过程,这是互动,也是双方共赢的结果。中和农信解决的是一个社会供给问题。在农村,因自然环境、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等原因,农户获取商业资本能力很弱。通过公益组织前期摸索后,再引入商业资本,这是一种公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金融公司、香港天天向上基金均是带有公益性质或以公益为宗旨的机构,且中国扶贫基金会还是中和农信的第一股东,这样的股权结构很好地保证了中和农信的公益宗旨不会改变。

3、公益属性机构融资是否都应该走市场化融资道路?
刘冬文:中和农信非常欢迎和信任蚂蚁金服,他们作为战略股东,可以帮我们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我们之间还有很强的业务协同,在互联网化进程中可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业务方面可发挥他们的运营优势和资金优势。商业机构入股后,中和农信在治理结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和激励考核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是一个NGO向商业化机构去转型的必经之路。

4、怎样看待小额信贷的利率高低?
刘冬文:小额信贷的利率是一个国际问题,不是只中国一家。与国际上相比,中国的小额信贷利率比国际上的平均水平要低,不管是在拉美还是在非洲和亚洲,20%左右的小额信贷利率仍然是算比较低的,高的可以达到70%~80%,甚至100%的都会有。”

对于绝大多数贷款农户来说,贷款的可得性比利率更加重要,因为选择在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人大部分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贷款。因此,要发展普惠金融,特别是让农村低收入群体享到“普”和“惠”的金融服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小贷机构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互联网科技运用,降低运营成本以降低农民贷款利率。

5、当前,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冬文:2007年,中和农信累计放款量首次突破1亿元;2011年,中和农信有效贷款客户首次突破10万户,年度放款额超10亿元;2016年12月31日,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和农信有212家分支机构,累计放款190多亿元。

20年间,从“1亿”到“双10”再到“200亿”,每一次的跨越中和农信都经历了各种波折。中和农信的贷款利率、多方社会资本入股、资产证券化基本上每次的“大动作”多少都会引来部分人的质疑,机构利率高、商业化、缺钱都被曾被拿出来说事儿。

当前,最担心的是,机构大了,虽然抗风险能力会加强,但面临的危机也会越大,团队管理、风险控制、贷款质量都是问题。做不好,社会和股东都不认可,那才是真正的困难。自身能力建设将成为我们未来工作重点,也是保证中和农信‘基业长青’的根本。

文章来源:《国内社会创新案例集》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242

作  者:

版权声明:
本文刊于《国内社会创新案例集》,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公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