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之前先想想,腾讯这个“冷静器”真的可以让网民冷静吗?

2018-11-29 CSR

原创: 黎宇琳

3月中旬,腾讯公益在其网络募捐平台上推出”项目透明度公示页”,网民在点击”我要捐赠”时,会看到募款的公益项目在财务、执行、反馈等相关信息。据悉,此一网络组件在腾讯内部被称为“冷静器”,研发人员希望捐赠人在了解清楚之后,再进行理性的捐赠。

捐款之前先想想,腾讯这个“冷静器”真的可以让网民冷静吗?
捐款之前先想想,腾讯这个“冷静器”真的可以让网民冷静吗?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变化,鼓励理性捐赠,也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的网络捐赠从来就不怎么理性。比如2016年末的”罗尔事件”,网民在没搞清楚罗尔经济状况的情况下就捐出数百万善款;比如2017年末的”分贝筹”,人们在没搞清楚募捐信息有没有问题之前就刷遍了朋友圈;比如2018年初的”冰花男孩”,人们再一次在没了解清楚善款用途时就捐了钱。

人们就像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新闻媒体的揭露倡导也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理性捐赠的反对面是冲动捐赠;冲动捐赠的背后,往往是精心设计的煽情、诱导,甚至是带有蓄意欺瞒性质的募捐。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公益市场化”所带来的副作用,某些人利用了人们对慈善片面的理解。

近几年来,”市场化运动”在为公益慈善领域带来很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商业领域里的KPI考核体系被全面引入慈善组织,慈善从业者也背上了沉重的业绩压力。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营销策划达致造势、圈粉,乃至募捐的目的,成了许多职业公益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更不好的势头是,目前募捐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量没有原则、没有价值目标的商业营销手段被引入到募捐设计中,制造出了不少”成功经验”,不这么做的公益组织反被认为是跟不上潮流,这些”成功经验”在各式公益培训中被推广,比如,如何合理地”套捐”,如何设计一个让人没有抵抗力的”爆品”等等。

种种迹象显示,新兴的慈善行业在迎合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如今,各种新型募捐层出不穷,哪些好,哪些坏,有时候实在难说得很。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局面前,应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标准:这是一个公开透明的项目,还是一次暗箱操作的募捐?透明与黑幕的大方向是不能回避的,回避了这个,慈善就没有了是非。

很多人认为,腾讯对公益领域最大的贡献是带来了竞争,但在我看来,腾讯最大的贡献是带来了透明。因为,我们的社会缺的不是财富,也不是爱心,而是信任。

在发布”冷静器”时,腾讯方面表示,腾讯公益致力于推进整个公益行业都能形成习惯性的、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让公益走向阳光和透明,为捐赠人创造一个理性的公益环境,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公益项目和慈善组织,让每一份善意都能获得尊重与透明反馈。

引导行业向善,技术手段却通常很管用,往往比媒体或者意见领袖管用。

捐款之前先想想,腾讯这个“冷静器”真的可以让网民冷静吗?

互联网公司为慈善行业注入了显而易见的活力。比如腾讯,先是免费为公益组织提供募捐平台,继而不断通过制定游戏规则倒逼公益组织提高透明度,这是近几年来中国公益慈善行业主要的几条发展脉络之一,尽管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但我们可以看到,如今慈善行业的透明度比之数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一个新情况值得关注:一系列”透明化”的举措为公益组织新增了许多压力。目前,中国公益组织的财务状况普遍比较紧张,财务紧张,人手就紧张,但当前的信息公开,基本还是以让公益组织填表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信息披露的水平越高,公益组织的行政管理成本就越高。

所以,我建议,在推动公益组织进一步信息公开时,要有相配套的制度安排为公益组织减负;同时,要把惩罚措施落实到位,要让那些拒不披露重要信息,或者弄虚作假的机构付出代价,不要总让老实人吃亏。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688

作  者:黎宇琳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