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年证明一件事:“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2019-09-12 商业向善

9月10日,阿里巴巴20岁生日当天,阿里将升级价值观体系,推出“新六脉神剑”。

一年前,马云便宣布自己将在今天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继续担任董事,未来主要工作的方向是“继续保障阿里的组织和文化传承”。

说起阿里的文化传承,公益文化便不能不提。马云是阿里公益的“代言人”,他把自己的目标聚焦在公益领域后,阿里巴巴的公益将会有怎样的升级迭代?

就笔者看来,阿里的公益方向并不会因此发生大的改变。因为公益怎么做,在这家公司从来都不是临时性的决定,或是一时兴起的情怀。从身患癌症的周丽红开设淘宝小店“魔豆宝宝小屋”开始,甚至更早;从阿里成立之初频频受挫,马云豪言壮语一定要为中国铺设信息高速公路开始,阿里巴巴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公益观。

这些年,做事的方式改过,工具变过,要走的那条路,似乎没有变过。

 

一、“心大”的公司天花板更高

 

马云说过,阿里历史上所有重大决定都跟钱无关。客户第一,服务社会,远比赚钱重要。

公司不以赚钱为目的,这听起来有点不务正业。但事实上,当我们去观察每个时代的商业巨头,会发现一个规律:钻到钱眼里的公司,反而更早摸到天花板,真正走到最后,变强变好的,反而是那些更愿意成全别人,投入资源和耐心促成社会发展、生态进步的企业。

比如谷歌,牺牲20%的工作时间,成全员工去做那些“无用之用”的创新探索,很多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都在这些时间中诞生。作为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同为全球市值前十强的另一家公司,阿里巴巴也是这样一家“心大”的公司。

这也是阿里巴巴能在互联网风云变换中,走过20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回顾阿里巴巴20年,从杭州湖畔的创业到今天的全球性的企业,阿里与同时代的公司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种不一样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一些通常我们评价一家公司不会提及的地方。

比如说,做公益,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

不同于许多公司将公益视为一种“企业社会责任”,利他、公益的理念似乎从一开始就是阿里商业模式的一部分。营利与非营利,利润获取与社会价值创造,这些在许多人看来壁垒分明的矛盾体,在阿里经济体里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尤其是在今天,阿里的许多做法,前所未有地打破了公益与商业的疆域。

马云说,阿里巴巴应该有赚钱的能力,但绝不应该成为一家为赚钱而存在的公司。

 

二、利他主义:把“成就别人”做成一盘生意

 

 

“爱花,你出名了呀!”2018年末的一天,姜爱花去自家盆景园的路上,乡亲们跟她半开玩笑地打着招呼。

这位45岁的农村妇女,成了《改革开放40周年: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村电商》纪录片的主角。文化水平一般的姜爱花,依靠在淘宝网上直播卖盆景而改变了命运。单在2018年上半年,她就卖出了近300万元的盆栽。这样的例子在阿里的发展史里还有很多。

阿里创业20年,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全新机会。

在这20年里,阿里电商平台的成交额从零增长到5.7万亿元,更创造了巨大的生意机会,很多小企业因为阿里而成功,光是天猫就长出了54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万亿。

20年前,阿里在创办时确立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20年后,2019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9“改变世界的企业”榜单,列出了通过经营活动改变世界的52家企业。阿里巴巴因“弥补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上榜。这一评选自2015年开始,阿里五年四次上榜。

靠别人挣钱,还是帮别人挣钱?这个过程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何为因,何为果,却决定了一家企业到底能走多远,做多大。

比之同等体量的公司,阿里更关注中小企业和普通人,关注时代浪潮中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小人物”。淘宝专注于服务中小商户,蚂蚁金服的普惠金融服务贷款需求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支付宝的“码商”让遍布全国大街小巷的路边摊有了进入市场的机会。认真生活的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2018年,阿里作为平昌冬奥会TOP赞助商,推出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语:“相信小的伟大”。这既是在致敬奥运精神,也是致敬中小企业和普通人。一群“相信小的伟大”的人,做了一些“小的伟大”的事,这是中国创业史上最美好的部分。

阿里的很多业务喜欢“成全别人”。在阿里体系内,很多业务的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为了解决社会问题,阿里还做了很多和营利无关的事。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周丽红。

2005年,身患癌症的单亲妈妈的周丽红为了养育女儿,在病床上开了一家淘宝服装店,名为“魔豆宝宝小屋”。她用行动教育女儿,一个人即使深陷困境,也绝不轻言放弃。一年后,周丽红离开了,但以她的店铺命名的公益项目,却因此开始。

后来,淘宝网启动“魔豆爱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困难母亲,助其就业。淘宝网上也多了一个“魔豆宝宝爱心账户”,并特别设置了自动捐款功能——凡将商品设为“爱心宝贝”的淘宝卖家,每达成一笔交易就自动捐出1分钱。这一善举赢得了很多店家与网民的支持。2009年,淘宝将“爱心宝贝”升级为“公益宝贝”,并向所有商家和公益机构开放。这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互联网公益模式——平台公益。

在“公益宝贝”的带动下,今年5月,阿里巴巴的平台上出现了第300亿笔捐款,这一数据位于全球爱心捐赠平台之首。

这家公司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在这个时代看上去有点“另类”经营之路。也许,这种今天的“另类”,在未来的商业世界里,会成为“好公司”的常态。

 

三、混合模式:打通公益与商业的边界

 

很多人认为,公益与商业泾渭分明。事实如此吗?

在2018年阿里脱贫基金会半年会上,阿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市场的机会就是脱贫的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经对此做过解释,他说,在电商脱贫上,市场的机会就是脱贫的机会,最终是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的需求,创造了脱贫机会以及创造新增长点。因为你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也创造了商业价值,我认为在这上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单方面的考虑,不然的话,它没办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需求,也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真正的公益价值。

 

图/张勇

马云说,一个企业做得多大,在于企业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责任就越大,利益也就来得更多。

在阿里的商业模式里,商业活动与社会使命在某种程度上互为动力,许多商业选择背后有着社会价值层面的考虑,而公益活动的设计也往往能服务于商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殊的经营思路近似于国际上所流行的“混合理想”(hybrid Ideal)。

哈佛商学院学者Julia battalina曾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上撰文提出“混合理想”概念,她认为有一类组织“所做的一切都产生了社会价值和商业收入。管理者不必在使命和利润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这些目标被整合到同一策略中。更重要的是,社会和商业价值创造的整合能够实现利润和再投资的良性循环,从而为社会问题建立大规模的解决方案。”

阿里的体量十分庞大,在一般情况下也难以复制,但在融合公益与商业的发展战略上,却是与“混合理想”的思路是一致的,而阿里的模式更为灵活,对企业家、创业者的吸引力也更大。而这一模式的主要挑战在于,在体量如此庞大的经济活动里,如何评估这些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这将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阿里是一个有趣的观察样本,它够大,业务全球化,行事又跳脱。但它同时保有中国最传统的价值观——利他。它用2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另类”的经营样本。这是一家用未来思维在思考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他也代表着一部分中国企业未来的方向。

马云说:“我坚信这个世界问题很多,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更多,这些方法一定会来自我们的年轻人。”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2072

作  者:林立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