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叶中平的着力点放在一家叫“圆方”的社会企业中,他打算以此为平台,联合顺德的企业家资源,通过策划各种文化交流,引入更多外部资源,以改善顺德当地的营商环境。
【“公益资本论”观察】
叶中平,民营企业主,社交媒体达人,对于公共事务,他的活跃程度堪比“公知”。
他喜欢在媒体上写专栏,也挂了一大串各色社会组织的头衔,他曾联合其他外商到当地政府反映错峰用电问题,又在当地的社会改革中持续建言,他说,他已经证明自己赚钱的能力,如今,他想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顺德以制造业立市,在如今制造业大转移的历史进程中,其商业、社会的结构皆有颇大的变动,产生许多待解的社会问题。叶中平感兴趣的并非其中一点,这位土生土长的企业主有志于改善顺德当地整体的营商环境,他参与的社会事务很杂,就像是一个埋伏在禁区里的足球前锋,嗅觉敏锐,善于在关键的时间,出现在关键的地方。
在社会领域,他没有主业,却又似乎无处不在。
【正文】
叶中平,60后生人,生于顺德,长于顺德,其父曾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家族里也不少成员在政府任职,他从小在机关大院里长大,少时生活优渥,眼界早开。在20多岁时,他随家人移民香港,但事业重心一直在顺德,至今在顺德仍然经营着一家企业。
在众多民营企业家中,叶中平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在他的名片上,有用繁体字写就的,多达10余个社会职务的头衔:政协顺德委员会委员、顺德工商联合会副主席、圆方中外(社会企业)执行董事……比这头衔数量更多的是他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
翻看媒体的报道可发现,从宏观经济走向到微观企业管理,从经济危机到社会体制改革,从大众关注的公共事件到专业的反倾销理论,叶中平往往能发表颇具时效性的见解和观点,他受佛山低调经商文化的熏陶,却颇有现代知识分子的特点,为人豪爽,风趣健谈,喜欢与媒体记者交朋友,并通过大众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影响公众看法。
当前,叶中平的着力点放在一家叫“圆方”的社会企业中,他打算以此为平台,联合顺德的企业家资源,通过策划各种文化交流,引入更多外部资源,以改善顺德当地的营商环境。
据说,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赴联合国演讲时,纽约时代广场所播出的中国宣传片,就有这家“圆方”社企的策划痕迹。
商人跨界建言公共事务
在众多的社会职务中,叶中平最看重的是顺德的“公共决策咨询委员会”(简称决咨委)委员,他一度担任这个委员会的经济产业组组长。
政府设立“决咨委”,向民间专家问计,是大陆政府近年从香港引进的做法。2010年9月,顺德成立决咨委,叶中平是首届决咨委委员。
当时,决策咨询制度在顺德是个新鲜事物,但对于已在香港生活了20年的叶中平来说却不是。“在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决咨委委员仅仅处于一个提意见的角色。”叶中平回忆说,最初他的电子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决咨委秘书处发来的各种邮件,当中也包括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全区政策文件。
在叶中平看来,他从产业往社改领域去建言,酝酿已久,并非随意发言,此前他已经观察香港社会多年,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讲述他所观察的内容。
2014年6月,机会来了。
当时,顺德出了个“大新闻”:当地一个有名的公共文化设施——顺峰山公园被传将交由商业机构管理,为此,本地媒体和公众炸了锅,舆论纷纷,多有质疑。
事发后,“大V”叶中平很快在微博上发表看法:“让社会对这类事表达意见与讨论,是社会管理进步的表现。”随后,他在更在当地媒体上发表了《决策咨询的前置化、公开化、制度化》一文,称顺德决咨委建立了4年,到了要认真总结的时候,建议参考香港的“阳光化的模式”。
他直接提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政策前就应该先咨询,公开化就是讨论要公开。”
后来,顺德政府做出回应,声明顺峰山公园仍免费开放,平息了舆论。经此一事,“决咨委”,以及民间声音的价值在当地得到提升。
“圆方”意图盘活顺德资源
圆方社企的成立,缘于一次国际会议的契机。2013年1月,时任顺德区委书记梁维东会见美国商务领事。当时,多名本土企业主参会,叶中平与后来圆方社企的另一位股东黎镜波亦在其中。席间,梁维东向工商界人士“布置作业”:把美国商会的资源带到顺德。
不久后,叶中平与黎镜波约在一家咖啡厅见面,讨论顺德国际化和社企发展的空间。而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两人最终决定要成立“圆方”,促进当地国际化营商环境。
在叶中平看来,社会组织,乃至社会企业的出现,是源于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从前,顺德以制造业立市,但如今,当地面临着制造业转移升级的大命题,营商环境多有改变,叶中平与他的企业家朋友们,想联手为当地营造一个更国际化的商业氛围,于是有了“圆方”的出现,“顺德发展到这个经济体量,有经济基础就一定会产生像圆方这样的社会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圆方虽高举“社会企业”旗帜,却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企业。这家公司成立两年以来,专职人员只寥寥数人,也没有明确的主营业务,具体运作依赖于公司股东的资源与思路,比之一家公司,这更像是一个平台。同时,社会企业通常“以商业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而圆方更像是“用社会方式解决商业问题”,重在改善商人的经营环境。
对此,叶中平有他的见解:“在我看来,解决当地就业,推广顺德文化就是解决社会问题。”
当前,圆方主要在策划一些本土文化的推广活动。据叶中平介绍,习近平访美时,纽约时代广场所播出的中国宣传片《乐享中国》中的顺德元素,就可视为圆方的策划成果。目前,他们正在参与策划历史名人梁敦彦的顺德故居重修事宜,希望据此形成又一次顺德文化的输出。
【对话叶中平】
1、你做了20多年的企业,这两年开始做社会企业,你怎么看待社会企业与传统商业的不同?
叶中平:我觉得社会企业最重要的是社会影响力。我们联合30多个企业家做了一家的社会企业,我们觉得只要公司能顺利运作,或者我们有办法筹到足够的钱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了,不用考究太多的商业模式。
2、前几年,我们都提“小政府、大社会”,但这两年的风向有些变化,有人认为中国不可能“小政府”,可能要 “大政府、大社会”,你怎么看?
叶中平:不会的,一定是“小政府,大社会”。大政府意味着,政府要去管微观经济,而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过多地插手经济,成本非常高。就大趋势上看,政府一定会进一步放权,民间的独立性,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一定会加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政府再这样下去,他管不好嘛!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我们的公民意识会不会是一个问题?你在香港生活多年,也去过很多欧美国家,中国人的公民意识跟他们应该是有差距的,可能一线城市还好,但包括顺德在内的二三线城市,也许还跟不上,你怎么看待这些地方社会领域的发展趋势?
叶中平:我明白你的意思。没问题的,公民意识是慢慢来的。所谓的刀不割到肉,不知道痛,当你觉得你的利益受到的影响,你就会想办法,社会组织就是一种办法。这甚至不需要强调道德,因为有一些做法,能让交易成本降到最低,人们在经过重复的博弈后,就会选择这些方法。我去过成都参观当地的社会组织,他们告诉我,在汶川地震之后,当地来了很多国外NGO,而这些NGO多的地方,灾民的自杀率就低,但后来,国外的NGO要走了,怎么办呢?这不就倒逼他们要发展本土的社会组织了吗?
4、那在你看来,顺德当前社会领域发展的现状,跟北上广深、香港相比,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呢?
叶中平:当年汪洋在顺德推社会改革,引入了不少资源,另外,顺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也有能力去承接这些资源,目前,民间社会组织在全国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就我看来,顺德的社会发展程度,并不落后于大城市,只是,顺德的盘子比较小,看上去会没那么精彩。比如说,上海,大社区,人才高度聚集,出现的社会问题多,社会组织自然也多,有需求,就有供给嘛。但就我的观察,上海政府介入得比较深,做了很多的形象工程,相比而言,顺德政府要务实些,管得也少一些,同时,顺德这个地方有改革的传统,也有一群有视野的企业家,我觉得形势还是不错的。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107
作 者:黎宇琳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