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的浪潮下,以乡情为纽带乡镇的传统社会结构正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契约关系为主的陌生人社会,但也面临新旧交替、管理失范等问题。钱玉姬在北滘社区打造的邻里互助楼,正是希望以邻里互助为纽带,在陌生人社会中重构一种新的熟人关系。
【“公益资本论”观察】
“发动起一个成员就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影响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再影响周边的人,从而让整个社区的氛围更和谐。”每当谈及社区的管理,钱玉姬会用手在半空中比划出一个个圈。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以乡情为纽带乡镇的传统社会结构正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契约关系为主的陌生人社会,但也面临新旧交替、管理失范等问题。钱玉姬在北滘社区打造的邻里互助楼,正是希望以邻里互助为纽带,在陌生人社会中重构一种新的熟人关系。
但要在社区多元的诉求中达到利益的平衡并非易事。钱玉姬以党员队伍为抓手,为居民自治的突围探索了一条新路,但对居民的公民意识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首要的就是将邻里互助楼进一步在社区推广,发动更多群众参与,而非只是党员或个别热心人士的独脚戏。
【正文】
“快乐工作,和谐社区。”是钱玉姬的口头禅。
这位北滘社区党委书记,总是称自己为“班长”。这位班长并不愿意自上而下去管理,更多希望发动起不同的群体,调动其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邻里互助楼正是她为破解旧楼小区管理难的一次实践,通过发挥党员先锋队的作用,一批模范的楼长和小区陆续涌现,从过去的无人出头,到现在的主动报名加入,邻里互助楼得到居民强烈的支持和响应,为基层社区自治探索出一条新路。
“无人管”的单边楼有了新楼长
钱玉姬所在的北滘社区是个老城区,本地人多,近几年涌入的外来人口也不少,这也为小区管理带来了不少新难题。
其中,最令她头疼的就是社区内的140多栋单边楼。所谓单边楼,是指位于马楼旁边的居住楼房。长期以来,由于没人管、没物业管,造成脏乱差,备受居民投诉诟病,卫生、治安等问题也时有发生。“社区管理不能令居民安居乐业,就会催生一连串社会问题。”
对此,钱玉姬曾向上级政府反映过多次,但得到的回复却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下,行政力量不好干预。她也考虑通过收取物业维修基金解决旧楼日常管理维护的问题,但由于这些楼有一半已经出租出去,成立物业维修基金容易造成没人管理,以致于收了钱也难以落实到相应的服务。
“让住户自己管自己,这样的积极性会不会更高?”蛇无头不行。钱玉姬后来转念一想,从居民自治的角度入手,首先从现有的单边楼中选出一批作为邻里互助楼进行试点,每栋楼配置一名楼长,负责日常该楼的公共事务的处理以及与居委会的沟通协调。
比方说有住户乱扔垃圾,楼长就可以去监督劝阻,居委会要开展灭蚊行动,楼长就挨家挨户去通知,同一栋楼有新的外来人口进来入住,楼长又会多留个心眼,及时更新楼里的居住信息。相当于参与社区管理的义工+志愿者。
楼里有了领头人,整体面貌也迎来很大改观。“有了楼长之后,大门有锁了,楼梯亮了,垃圾天天有人清理,邻里之间关系也更密切了,小区也更加干净安全了。”北滘社区居民刘淑珍说。
和健身队大妈做姐妹,与退伍军人做战友
与钱玉姬接触过的人大多都会留下这样印象:做事踏实,接地气,跟居民走得比较近。无论是上级单位,还是下面群众都比较认可。
“我们社区常住人口有7万多,户籍户有2.6万,常住户约2万左右,外来户有2万多,单靠居委会几十号人很难覆盖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发动社区各种群体的力量。”
钱玉姬对推动居民自治比较积极,但社区的利益诉求往往趋于多元化和碎片化,要达成一致并非易事。所以在推进社区公益事业的过程中,她主要抓几支队伍,尤其重点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
北滘社区共有党员712人,整体质量在北滘都算比较好,属于精英队伍。作为北滘社区党委书记,钱玉姬建立了一支党员先锋队。在邻里互助楼的项目启动之初,首先发动起来的就是党员居民。
郭东霞和李军霞就是其中的典型分子。她们既是社区的热心人士,也是拥有10多党龄的老党员。钱玉姬找到两人,简单介绍了自己对于建邻里互助楼的想法,两人当即爽快答应,如今她们俩负责管理的济虹新村6栋和东基路10栋3座,都已成为社区里争相学习的对象。
“我只是一个班长起带头作用,只有人们认可你这个班长,干事的积极性才会高。”在调动不同群体的过程中,钱玉姬自有一番艺术。
在党员服务方面,她说自己要树立起正直、公平的形象;在健身队之中,要和健身队的大妈交朋友、做姐妹;在退伍军人中,就要让他们感觉到你是战友。“反正就是要交心、真诚,要让不同的群众都认为你是秉持公心,一心只是为了服务社区,而非为了个人私利,这样他们就会对你认可、信服。”
群众,还需要发动更多群众
据悉,经过钱玉姬的一力发动,邻里互助楼项目从2014年6月启动至今,已从最初的6栋发展到现时的55栋,从过去的无人出头,只能指定委派到现在的主动报名加入,邻里互助楼得到居民强烈的支持和响应。
但在钱玉姬看来,邻里互助楼距离其居民自治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差距。居民总体还是有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希望将社区的投入和责任全都推给政府和居委会,但毕竟居委会不是经济实体,不可能包揽一切,否则以后连日常运作都会出现困难。
长期观察邻里互助楼项目的顺德社创中心社区发展部负责人曾赛文认为,过去政府对各项公共事务包办一切,导致居民习惯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政府。现在要做社区治理创新关键要改变民众的意识,不是你门前的大事小事都是政府管,像社区卫生、安全等涉及到居民的集体利益的应该由居民集体承担负责,而不应由政府来兜底。
钱玉姬希望对邻里互助楼的投入,要从以居委会为主导逐渐过渡到以楼栋居民为主导,比方说居民占6成,居委会占4成,以后合理引导,将所有的公共事务管理逐步转交给居民自主管理。
有人担心,邻里互助楼主要依靠的还是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更多的普通群众还没被充分发动起来,长此以往会演变成党员志愿者的独角戏。
“一定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然,这很考验钱书记的工作方法和在社区的引导能力。”曾赛文说。
【对话钱玉姬】
1、在目前社区管理体系下,邻里互助楼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钱玉姬:对于北滘社区这样的没人管、没物业管的单边楼,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资源下难以提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就考虑从居民自治入手。而邻里互助楼通过邻里关系增强彼此间的联系,而楼长除了负责将居委会的工作落实传达到社区外,还负责邻里间日常事务的协调沟通,深入到居委会管理工作的末梢,已经成为协助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的工具。
2、邻里互助楼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钱玉姬:最大的难题是钱,一提到钱,大家都不情愿,还好我们居委会自身有资源,暂时运作资金比较充裕,又有政府资助,所以最初门禁都是全额资助、一次性无偿投入的。但居民总体还是有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将责任都推给政府和居委会。毕竟居委会不是经济实体,不可能包揽一切,否则以后连日常的运作都会出现困难。
3、作为一名居委会的干部,你是如何调动社区不同的力量参与到社区的公益事业上?
钱玉姬:我们社区常住人口有7万多,户籍户有2.6万户,常住户约2万左右,外来户有2万多,单靠居委会几十人的有限队伍很难去开展工作。在推动社区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抓好几支队伍,尤其是党员。北滘社区共有712名党员,在北滘的质量算比较好,都属于精英队伍,因此我们重点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
4、今后对于邻里互助楼,推进社区自治你有何新设想?
钱玉姬:未来,我们希望逐渐建立一个核心楼长群,发展成为邻里互助楼项目的意见领袖,带动和影响更多的楼宇参与,发展更多的优秀楼长。同时,考虑组织部分优秀楼长跨区域学习交流,例如和南海狮山社区的邻里互助楼楼长交流学习。当然,要真正实现业主自治,我们也想向业委会方向发展,但这些楼栋毕竟只有10多—20户,可能其自身未必有太大自我组织的需求。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209
作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