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动员百万员工扶贫,资本介入慈善的逻辑变了

2018-11-05 CSR

大公司正以开拓市场的热情来开发新型慈善项目。

我们此前报道过,平安掌门人马明哲在2018年的新年致辞中宣布,中国平安将正式启动公益投入总额为100亿元的”三村建设工程”,面向”村官、村医、村教”的三个方向,拟升级1000个乡村诊所、培训10000名村医,升级1000所乡村学校、培训10000名乡村教师。

最近,号称投入百亿的”三村建设工程”开了第一课。4月10日,平安请来知名歌手李健为广西山区的小学生上了一节户外音乐课,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直播。同日,平安集团上线了一款旨在整合优质师资资源的APP,取名”三村晖”。平安方面表示,该网络平台上设有”名师课程表”板块,后续将为乡村小学提供更多类似”李健音乐课”的精品课程。

新慈善更加重视社会影响力

平安集团近期在公益慈善领域非常活跃,不仅承诺投出巨资,更通过内部公开信、高管带头支教等方式,全面动员包括170万员工、代理人在内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其远程支教项目中。

我们观察到,在近两三年里,大公司在介入慈善领域时越来越大胆。从默默开展到大张旗鼓,这与整个社会风气大环境的转变密切相关。一方面整个国家都在努力消灭贫困,鼓励大家的善行;另一方面,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越来越信任商业的力量;”90后”、”00后”也更乐于表达自我分享价值,企业从默默行善以免被质疑沽名钓誉,到大大方方地号召员工和关联方一同参与。无论是平安的100亿”三村建设工程”、何巧女的15亿美元”拯救濒危动物”,还是何享健的60亿慈善信托,其慈善事业宏伟蓝图即将打开,相关传播已引起了大量参与者的关注,先集结价值观相同的人,再来运用商业力量创造社会价值。

资本介入慈善的思维方式似乎正在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好比,从前做生意的逻辑是”销售——盈利——扩大生产”,现在流行的是”宣传——融资——扩大生产”。前者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追求稳定的线性增长,后者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寻求成为”爆品”的可能。

这样的思维方式正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大公司策动的慈善项目中,其逻辑大致可描述为”广泛动员——集合影响力——联合行动”。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使参与者获得价值感,逐渐成了许多大公司在介入慈善时重点考量的目标。

按传统的慈善理念,善款会尽可能地用到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其它环节的成本尽可能地缩减,往往用”志愿精神”来寻求低价甚至免费的社会资源。而在宣传上,则尽可能低调,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但平安最近这一波操作体现的是不一样的思路,也产出了不一样的效应。2月9日,平安集团豪捐100亿的消息登上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由湖南卫视台柱何炅以反复强调的方式向全国观众播报。在直播中,平安员工、代理人的朋友圈炸开了锅,许多人争相转发此消息,不少日常甚少参与,对公益亦了解不多的员工也从中获得了价值感。

向利益相关方”筹人”

与传统的思路不同在于,平安在设计慈善项目时,受助对象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对象,他们努力让公司利益相关方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并由此获得自身的价值感与公司的认同感。

平安方面将这种思路称为”公益3.0″:”在传统公益里,无偿捐赠往往是主要模式。新公益则倾向于由企业来搭台,和客户携手,做简单、好玩的公益。这种公益强调的是一种影响力,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

我们留意到,这家依靠保险业发家的公司并不总是这么前卫,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平安的慈善项目一度非常传统。

平安喜欢盖希望小学。在过去24年间,平安捐建了114所希望小学;平安钟情于支教,在过去11年间,组织了超过6000人次的志愿者下乡支教;平安也设奖学金,累计为3159名学生发放了186.2万元奖金。

就外部观察,平安转变其公益理念始于2015年。那一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舆论普遍认为,中央政府的号召对企业界的扶贫思路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5年之后,平安陆续逐步确立了”扶贫先扶智”、”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思路,并开始在公益慈善领域不断作新尝试:

  • 2016年

推出”中国平安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计划”,将此慈善信托计划的收益定向用于为希望小学搭建网络电教室。

  • 2017年 

成立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理事会,全面升级平安支教行动;设立”希望助学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设立”校长老师最佳进步奖”,提高校长管理技能和老师教学水平。

  • 2018年

中国平安启动总扶贫投入为100亿元的”三村建设工程”扶贫计划,面向”村官”、”村医”和”村教”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在平安的思路转变之中,”筹人”是一个关键词。

我们不该忽略平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人多,体量超大。

有一组数据很能体现出平安的体量:成立30年,拥有170万员工和代理人、1.66亿个人客户、4.36亿互联网用户、总资产6.5万亿、市值1.2万亿左右、旗下四家独角兽估值超400亿美元。而体量巨大的平安一旦全面介入公益,它所带来的势能也是巨大的,其潜在的价值也巨大。

公益创新平台作为资源集散地

目前,中国平安将”公益”确立为集团层面的重大战略,并呼吁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其中。

马明哲今年的新年致辞中说:

“‘三村建设工程’是每一位平安人都可投身其中的崇高事业,希望大家各尽其能,积极参与……我们希望170多万平安同仁,凝聚起公司上下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而共同努力。”

平安希望把整个集团的客户、利益相关方,及其背后的社会资源都整合到”三村建设工程”中。

上线”三村晖”APP是其勃勃雄心的一个体现。平安集团计划通过这一线上平台,招募、资助全国中心城市的优秀教师、教研专家,动员他们上山下乡或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将为全国10000名贫困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提供现场专项课程、远程培训和义务讲座等优质教学内容。

纵观平安最近几年公益思路的转变,我们有理由相信,资本在介入慈善时的思路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单纯的捐钱捐物不会再被推崇,”筹人”、获取社会影响力乃至于将这种影响力反哺其商业本身,将是越来越多大公司的选择。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607

作  者:黎宇琳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