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骗捐,这是一个在追求”公益爆品”的道路上飙车失败的车祸现场。
我说的当然是分贝筹的”同一天生日”。一群初涉公益的程序员设计了一款罔顾伦理,又错漏百出的筹款产品,而”老司机”爱佑未来基金会也没有扮演好专业人士的角色,要是这个项目创意平平也就罢了,偏偏其营销策划又很出色,因此果真成了”爆品”,但是,一个错的东西越是火爆,就越是糟糕。
所以,我们看到了全民diss分贝筹的汹涌舆情。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强调,这不是骗捐,而是一次事故,当然这次事故非常严重,又因当事人轻描淡写、毫无诚意的回应变得愈发不可收拾,但这依然与慈善诈骗有本质区别。这一点,在公益界是有共识的,在爱佑未来基金会《关于“同一天生日”活动的情况说明》中也有详细的举证。据我了解,爱佑未来是一家素有声誉的慈善组织,这次活动也事先在民政部门作了备案——用一句大白话来说,他们不是坏人,只是好心办成了坏事。
那么问题来了,好心为什么办成坏事?有媒体朋友问我,爱佑未来的秘书处按理说是有专业公益素养的,何以纵容事态一步步发展到如此田地?
答:1、他们太想实现公益产品的”规模化”了,以至于急功近利。2、他们不了解,或者不认可一些最基本的慈善伦理,比如说,将受助人的照片毫无遮掩地晒在网络上是不道德的。
这是当前中国大陆慈善困局的一个缩影。随着《慈善法》的实施,政府、企业,乃至个人对慈善的投入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但与之相对的,却是中国慈善薄弱的行业基础与匮乏的人才储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成熟的慈善组织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承接庞大的社会资源,这让行业里的大佬们很着急,当前,他们主要的应对思路有二,一是”公益市场化”;二是”规模化”。
这两个思路在有效加速了中国慈善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公益市场化”思潮的盛行,让商业领域里的KPI考核体系被全面引入慈善组织,这让许多慈善从业者也背上了沉重的业绩压力。而”规模化”则在多个维度冲击着原有的慈善价值体系,使得整个行业有陷入”绝对发展主义”的风险,即发展是硬道理,只要能实现发展,无论什么样的牺牲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分贝筹与爱佑未来此次的事故就体现了一种”绝对发展主义”的逻辑。截至我写这个稿子,他们仍固执地认为”同一天生日”只是出现了点小疏忽,而项目本身是很好的。尽管网上有着不计其数的文章指出其伦理有硬伤、程序不正义,他们就像是没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现象。我想,他们大概认为让孩子得到真金白银的资助,比什么都重要;这个项目能规模化,比谈什么伦理、守什么规矩都强。
正是这种一意孤行的傲慢,让公众对慈善事业脆弱的信任又一次遭到暴击。事实上,在”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国慈善的信任重建工程一直进展艰难,往往是前进三步,又要后退两步半,原因就是丑闻太多,且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依我看,比”规模化”更重要的是重建信任,而重建信任最迫切的是重倡伦理。
从分贝筹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伦理共识,质疑者的声音当事人根本听不进去,讲再多的道理也是徒劳。其实,关于陈光标的争议也是这个道理,陈光标是不是一个好人,得看你用什么伦理尺度去衡量。
谈伦理不是我的强项,我的主要工作是做行业观察,但我越来越觉得,伦理是慈善行业基础的基础,缺了这个地基,楼建得越高就越危险。公益领域的确需要市场化,但我们要先营造一个有基本伦理共识的市场环境;慈善事业也非常需要规模化,但我们要抵制为KPI而不择手段的野蛮作风。
当然,这绝不容易,我们要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