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Blued”:粉红经济的移动社交之路

2019-02-20 CSR

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一种非常规的高速发展中,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到来,社会内部充满着张力,这种张力在社交软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019新年第一期《财新周刊》的封面报道矛头直指“男同性恋社交软件” Blued,指出该软件保护未成年人的举措形同虚设,且与未成年人不安全性行为及未成年人艾滋感染率上升密切相关。

Blued随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台监管,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告》,宣布关闭注册一周,并提出了包括“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等整改措施。应该说,这款社交软件远非完美,但它为中国的LGBT群体创造了新的可能,呈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这种新兴的力量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Blued创始人、CEO耿乐是本文的作者之一,他在文中分享了Blued的创业过程。

全文约3100字,读完约需6分钟。

Blued,目前中国最大的男同性恋者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在全球拥有约4000万注册用户,其中30%分布在中国以外。2018年2月,Blued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

从发轫时期的博客性质的个人网站,到门户时代的淡蓝网、SNS时代的华人“同志”交友网站BF99,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Blued及其它形态的产品和服务,“淡蓝”(对淡蓝网、Blued团队的一般统称)走过了19年。

如今,它为同志人群提供包括移动直播、海外辅助生育和医疗大健康咨询服务、会员服务、社群电商、短视频、游戏等在内的商业服务,还为他们提供防艾科普宣传、线上预约、线下检测和咨询等公益服务。

在LGBT尚未完全“脱敏”的中国,淡蓝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在LGBT领域的进步,也显示出互联网时代无限的可能性。其尝试或将为全球少数人群探索出一条合作而非对抗,以公益和商业结合的方式让世界“看见”的路径。

创始人的自我追索
耿乐

淡蓝的诞生最初源于Blued创始人、CEO耿乐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索。

在性意识启蒙的阶段,耿乐察觉自己喜欢同性。后来,他通过网络获取以往难以获得的“同志”信息,从而理解了自身的性倾向。

2000年,渴望分享的耿乐买来一本简易的“做网站”的书。他用业余时间建立了个人网站,命名为“淡蓝色的回忆”,并给自己取了网名“耿乐”。通过这个网站,耿乐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这一时期依靠的主要是他(做警察)的工资收入、业余时间,以及各地网友的捐助和技术协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访、互动、有各类不同需求的网友愈来愈多,技术、经费、人手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6年,耿乐邀请一些做“同志网站”的站长和朋友来到秦皇岛,组建了第一批团队,并将网站正式更名为淡蓝网。此后,网站从个人分享转向以“同志”相关信息、资讯和知识的传播为重点。

彼时,在中国,像淡蓝网一样的 “同志”网站纷纷兴起。除淡蓝网外,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博亚网、爱白网、朋友别哭、阳光地带、透明的心、夜猫故事网以及SNS时代的BF99(淡蓝团队打造)、飞赞网等。此外,还有各地的“同志”论坛、QQ群组等。

联手政府“防艾”
作为“同志”网站,淡蓝网曾多次被监管部门或服务商封禁、关闭(被视为“违法”“色情”网站)。幸运的是,时代在进步。1997年,中国已经将双方自愿的同性恋行为非罪化,2001年将其非病化,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2008年7月,新华社对淡蓝网进行了报道。

2009年,淡蓝网团队来到北京“安家”。在这一时期,耿乐获知身边有几位好友感染了HIV。亲闻、亲见的实例和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感染率持续攀升的数据使其意识到,淡蓝网不仅需要提供咨询,更应该为用户和“同志”人群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与此同时,MSM人群中的HIV感染疫情已经引起中国政府、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但身处“圈外”的医务人员、专业工作者很难找到大范围、精准而有效的干预措施。

拥有政府体系内工作经历的耿乐选择了与政府部门合作——这在“同志”人群因各种原因不愿意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年代殊为可贵。

耿乐因此成立了“淡蓝公益”,并主动找到了所在地的疾控中心,寻求在公共卫生、艾滋病防治和检测、反歧视宣传等方面的合作。

2012年11月,受卫生部门邀请,耿乐和其他11位防治艾滋病民间组织、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的防艾工作座谈会。

耿乐有一张与李克强握手的照片,在社群内、媒体中广为流传。这不啻为一种对其团队和社群的支持,既向外界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也为淡蓝后来的商业发展降低了政策环境风险。

转型移动社交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志”人群的诉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淡蓝来说,同性恋群体不再只是“自己人”,还是一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依靠自身对同性恋群体的深度了解,淡蓝可以为他们推荐商品、提供相关服务,不仅能回应同性恋群体的需求,也能得到商家的认可,从而获得渠道、广告、服务等收入。

2011年前后,耿乐初次接触到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概念。他进一步明确了淡蓝的定位:“创业型社会企业”,即通过商业的运营模式(主要是发展“粉红经济”)来实现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弱势或少数族群提供社会服务,改变社区的生存状态。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在中国掀起的大背景下,淡蓝团队调整了业务方向,推出了移动社交应用Blued。

官方的认可与数量可观的“同志”人群用户让淡蓝获得了市场的青睐。2013年8月,“淡蓝”获得第一笔投资300万元;其B轮融资则达3000万美元——在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公开“出柜”的第二天,耿乐决定对外公布这一消息。这一颇具话题点的新闻吸引了中外媒体的关注,耿乐的创业故事逐渐被外界所知。LGBT、粉红经济、防艾公益等关键词也受到关注。

2015年12月,Blued于垂直领域产品中首先上线直播功能。通过出售虚拟礼物、虚拟货币以及和普通主播、签约主播的收入分成,Blued实现了营收增长。

2016年,Blued的直播和广告营收占比为9:1,而到2016年底~2017年,这一比例变为7:3。在2017年Blued的广告主名单中,出现了京东、天猫、淘宝、1号店、杜蕾斯等大品牌。

在资本的助推下, Blued又陆续推出会员增值、面向男性消费者的内容电商(以PGC导购为主)、短视频、游戏联运等新业务。

2016年开始,Blued逐渐将资源倾斜于国际团队。据耿乐介绍,目前Blued已拥有11种语言版本,在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等地居于领先位置,在墨西哥、巴西、印度等地也增长迅速。

淡蓝的公益
Blued将不少资金投入到公益事业中。Blued将为用户人群提供防艾科普宣传、线上预约、线下检测和咨询等服务定为公司战略之一,并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公司内部规定,每年必须拿出10%的广告资源给到公益宣传。

防艾和社群服务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淡蓝公益”团队承担。“淡蓝公益”目前有八名全职员工和一百五十多位志愿者(北京地区),服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干预、同伴外展活动、志愿者能力建设和培训、艾滋病检测咨询、感染者关怀等领域。

在北京,它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设了4个“淡蓝快乐检测室”,为目标人群(MSM)提供HIV免费检测与咨询服务。2016年全年,“淡蓝公益”在北京地区为22617人次提供了该项免费服务。

此外,Blued研发推出“网上预约检测系统”,将全国超过200个HIV检测点联接起来,构建了一键预约的“空中检测室”;搭建了互联网公益平台,全国40多家防艾组织入驻平台开展艾滋病宣传和干预工作;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Blued帮助当地政府卫生机构、民间组织开展了HIV检测促进和安全套推广活动。

2016-2018年,Blued代表先后受邀在国际艾滋病科学大会、第21-2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发言,介绍其“移动互联网+HIV防控”的相关运用和实践经验。

淡蓝发展历程的思考
淡蓝的发展历程, 对于包括LGBT人群在内的少数人群融入社会具有一定的路径示范意义。

首先,斗争是一种路径,但这并不排斥合作的存在。淡蓝的发展路径或许说明了存在求同存异的机会。在与政府合作方面,淡蓝找到并主动回应了防治艾滋病这一双方共同的需求;在与资本合作方面,淡蓝挖掘并展现了“同志”人群巨大的消费潜力。

其次,LGBT人群有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但只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共同的需求依然是存在的。从获取资讯到寻求更多发声;从健康诉求到娱乐、消费、影视、文化类需求,淡蓝正因及时回应了“同志”人群的诉求,才获得了目前的发展。

再次,无论是商业还是公益,从某种角度来说都只是手段,并不是目标。无论是作为公益机构,还是作为商业机构,淡蓝都在不断满足LGBT人群的需求。真正需要重视的是保证这一目标不会偏移。

从个人网站、门户到移动社交应用,淡蓝的发展为LGBT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不过,值得期待的是,这种可能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例如,目前淡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男同,那么实际上相对弱势的、男同之外的其他LGBT人群该由谁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淡蓝是否能够回应;另一方面,其他LGBT人群是否可以借鉴淡蓝的路径发展出自己的专门机构。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1836

作  者: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