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朝青年进发:“青年公益”已成大企业战略高地?

2019-11-12 商业向善
平安开辟公益新战线:“青年公益”或成企业公益战略高地?

 

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社与平安集团共同主办的“爱心柒公里 跑进新时代”公益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开跑。这是此次公益跑活动最后一站,此前,这一系列活动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圳大学等近40所高校开跑,有近2万名学生参与。

主办方鼓励参与者将跑步数据上传至平安旗下公益平台“三村晖”,并为公益项目“捐步”,参与者累计捐步公里数达7公里,将会为70岁及以上的乡村老人捐出健康体检计划献出一份力量;若累计捐步公里数达70公里,主办方将会为老人再送去 “三村百宝礼盒”。

 

平安开辟公益新战线:“青年公益”或成企业公益战略高地?

图/公益跑活动现场

 

中国平安近年在扶贫领域动作很大。2018年初,平安宣布启动总公益投入为100亿元的“三村建设工程”。2018年,这家金融公司共发放扶贫资金53.94 亿元,并将成熟的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技术用于扶贫实践。同时,平安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展开合作,助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进入2019年,平安看上去打算开辟一条新的公益战线——青年公益。中国平安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表示,平安集团正通过志愿者保险、励志计划和三村晖APP构建兼顾“点、线、面”的立体化公益布局,发动更多社会青年投身公益事业。

“公益资本论”观察到,随着Z世代逐渐在职场上挑起大梁,一股年轻化的潮流在多个经济社会领域同时兴起。目前,包括平安在内的一些大企业都在主动拥抱这股潮流,这一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公益慈善领域,我们能看到许多企业都对“青年公益”作出了布局。

 

平安的“青年公益”三步棋

 

目前,平安在“青年公益”上做了“点、线、面”的立体化布局,三村晖APP是这一布局的轴心,平安打算将这一去年上线的APP作为官方公益平台,并在APP上沉淀公益大数据。

 

1、点:推出志愿者专属保险

 

今年5月,平安产险推出“平安志愿保”——一款专属志愿者的保障产品。保障范围涵盖了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各类场景的短期意外伤害,周期为2个月。在产品发布会上,平安产险为深圳义工捐赠价值25亿元保额的“平安志愿保”保险保障。

平安自2016年大张旗鼓地介入公益领域以来,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发挥本企业的核心优势,这也是近年各大企业共通的公益方法论,过往那个企业整齐划一地捐希望小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线:加大对青年的资助

 

平安在2003年就在高校开展了“励志计划”,截至今年十月,累计为5495名大学生颁发逾1835万奖学金。如今,平安打算将这条历史线索进一步地升级。

今年4月,中国平安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全研院”)合作,清华大学举办2019年励志计划公益项目启动仪式,由双方联手打造的“励志计划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并首次将面向海外高校开放。

励志计划以论文奖励的方式,鼓励高校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探索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观念、新理论,开展经济学理论研究。16年来,励志计划已累计为5615名大学生颁发逾1880万奖学金。

陈遥说:“今年,我们还号召励志计划奖学金获得者作为励志青年,一起加入到三村晖智慧教育平台志愿者队伍中来,参与乡村支教、远程课程开发等公益行动。”

 

3、面:依托三村晖公益平台全面铺开

 

平安联动《中国青年报》开展公益跑活动,同时用三村晖公益平台沉淀流量,以“青年捐步数,企业捐服务”这一创新企业公益模式,为相关公益项目争取更大的曝光度。此次公益跑活动连接了全国近40所高校、数万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截止至10月底,有近2万人成功获得7公里证书。

平安开辟公益新战线:“青年公益”或成企业公益战略高地?

图/公益跑活动线上捐赠页面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社长杜栋梁认为,用跑步联系社会公益,让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未来,我们将发动更广泛的媒体和社会资源,为青年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31岁的平安探索“品牌年轻化”

平安布局“青年公益”并不唐突,这一家成立了31年的金融公司,近年一直在整个集团层面推动“年轻化”的进程。

今年9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在论坛演讲时称,外部市场环境和客户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迎接来自互联网玩家的挑战、挖掘未来潜在市场,是中国平安品牌年轻化的目标。

有调研报告显示,未来消费市场的增量非常大,大部分来自于90后、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消费、投资习惯与他们的长辈很不一样。以金融行业为例,在综合金融品牌第一的提及率占比方面,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金融已经快打成平手。

以保险业务起家平安意识到,他们得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这波年轻化的潮流。近期,中国平安集团联席CEO李源祥做客“二次元青年聚集地”——B站,参加热门节目《非正式会谈》,李源祥在节目中说,“平安员工有一半以上是90后,人才年轻化明显,而且平安作为一家与时俱进的公司,每三年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品牌年轻化的同时,平安的业务、人员也在快速地年轻化。据平安方面透露,目前平安员工的平均年龄仅在30岁左右。平安很重视他们的年轻人队伍,将其视为“平安保险产品的体验者、消费者,更是平安产品与市场的粘合剂”。

 

观察:谁能更懂年轻人,谁就引领未来

随着Z世代(1995-2009年生人)的崛起,整个经济社会的画风有了细微而深远的变化。有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是在互联网上长大的一代,他们同时成长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全新的社会结构变化中,身上带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1、互联网思维:天然会利用社群和团队的力量,能够迅速整合各种资源;

2、隐性的视野受限:社会的碎片化和阶层固化,让他们难以了解社会系统的全貌,难以了解不同人群的诉求;

3、没有思想包袱:更直接地回应使命,很少考虑公益与商业的分别,更注重利己与利他的结合。

 

数据显示,年轻人对公益志愿活动有着更大的热情。据“志愿中国”信息系统的大数据中心统计,截至2017年底,该系统的注册志愿者达到6385余万,其中14-35岁的志愿者比例达到92.04%,青年志愿者群体每月平均提供10.4次服务。

“青年公益”或将成为各大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公益版图中的战略高地。阿里公益与团中央合作,帮助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入驻“阿里三小时公益平台”,继而在平台发布项目和招募志愿者;腾讯在第二届99公益日活动中举办青年传播挑战赛,由高校学生为公益项目设计传播方案,吸引高校青年关注和参与公益……

目前,企业对青年公益类项目投入在明显上升,我们翻阅各大企业的公益报告,会发觉除了大势所趋的扶贫类项目,就数青年儿童类的公益项目数量最多。

 

在众多企业之中,平安公益的做法无疑是很值得关注的:

其一,平安人员多,规模大,代理人数以百万计,其员工有一半以上是90后,目前平安正在引导内部员工更多地参与公益,这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青年公益力量。

其二,平安“金融+科技”的企业基因或能开创许多公益新模式,他们的一大特点是由此至终围绕自身优势来设计公益项目,既满足了一部分行业需求,又与自身核心业务、品牌强相关,可谓多赢。

其三,近年来,平安通过创新公益模式,力图使公益变得生活化:一方面,降低参与门槛,使更多人可以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比如公益跑和乡村支教;另一方面,让公益项目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相结合,让参与者在生活、运动过程中关注和参与公益。

此外,借助大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平安公益尝试跨部门、跨行业协调项目合作,包括整合媒体、高校等,希望能够规模化地解决社会问题。

当前,平安公益模式的挑战在于,他选择在各个细分领域全面出击,这极大地考验着平安公益团队的续航能力;同时,如何让众多的公益项目进行协同效应,营造“1+1大于2”的效果,也考验着平安高层的宏观布局。但这都是后话了,目前,平安凭借着多年积累,有着一个很好的开局,我们也乐见其成,期待他们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2092

作  者:林立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