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的危机时刻:平台经济如何规避道德风险?

2019-12-09 热点
水滴筹陷入道德困境,公益和商业如何共存?

水滴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11月30日,“梨视频”以暗访的方式曝光水滴筹地推人员“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片长7分03秒,细节丰富,舆论哗然。

12月1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评论,称“这些做法每一次成功,都是对民众善心和好意的消解”,并敦促“平台方公布更多事实,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12月2日,水滴公司发表声明致歉,称公司管理层承担相应管理责任,并全面暂停线下服务。

水滴筹陷入道德困境,公益和商业如何共存?

(图片来源水滴筹官方微博)

这家成立不足4年的互联网公司,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爆炸式的发展,撼动、甚至颠覆了传统的大病筹款行业。自2016年6月上线以来,截至2019年10月底,水滴筹已累计帮助大病家庭筹到超过235亿元的医疗费,数以万计的贫困家庭因此收益——这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但是,如同共享单车等互联网平台,水滴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时不时爆发的“骗捐”事件,屡屡引发舆论对水滴筹审核机制的批评。此次暗访视频曝光了水滴筹的个别地推人员是如何在业绩的驱使之下,有意引导、默许病人家属发起不诚信筹款的——这存在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水滴筹背后的水滴公司一直在进行一个“混合型组织”的尝试,他们试图整合传统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的模式:以社会福利为导向的非营利模式,与以创收为导向的商业模式。这一尝试在过去几年间实现了很大的发展,但如今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一、流量思维引发道德风险

水滴公司主要由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几大模块组成,他们构建了一个很巧妙的商业模式:先是搭建互联网筹款平台,通过帮人筹款获取流量,继而经营流量,如转而向捐助者推销商业保险,最后收取保险公司的费用。

这是经典的“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埋单”的第三方支付模型,如果这一模式能跑通,会营造出一个多方皆好的局面:患病家庭得到了资金支持,捐助者为自己购买了商业保险,水滴与保险公司都赚钱。

水滴筹陷入道德困境,公益和商业如何共存?

(截图来源梨视频)

这个模式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如何获得流量——所有的平台经济,即通过促使两边或以上的人群互动、交流和交易来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都深度依赖流量,有了流量,才能沉淀用户,有了庞大的用户群,才有可能引来第三方支付。

但水滴的挑战在于,他们获取流量的方式是动员患病家庭向他们的亲友筹款,再考虑到水滴随后要将流量要转化为商业利润的操作,这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道德压力与诚信风险。有意从救助他人中获利本身就是对传统的挑战,而在这过程中的获利冲动则很有可能产生诚信风险,从而加强潜在的道德压力。

为了快速、大规模地获取流量,“美团系”出身的水滴公司组建了他们最擅长的“地推铁军”——这是美团当年赢得“百团大战”的法宝——通过强势抢占线下渠道,尤其是三四五线城市的“下沉市场”,通过进驻小城镇、农村刷墙、医院“扫楼”,尽一切可能推广水滴筹。水滴对地推人员进行绩效管理,“100元一单”。

水滴筹陷入道德困境,公益和商业如何共存?

(截图来源梨视频)

“梨视频”曝光的视频中有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大意是,一位地推人员问,患者获过拆迁补偿的情况要不要公布到网上,另一位地推人员答道,不用了,就当我们不知道。

我们可以看到,推销人员在获利冲动下,会倾向于隐瞒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以确保筹款项目能更顺利地上线,这样不诚信的求助通常是不能被舆论所容忍的,就像许多批评所指出的,这样会“透支社会爱心”,有可能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不到救助。

这未必是水滴公司管理层的本意,但在一个高速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层很容易对一线队伍失去了控制。据自媒体“一本财经”报道,水滴公司从1000多人扩张到5000多人,一年时间扩张5倍,公司内部出现了很大的管理张力。

 

二、仅停留在对水滴筹的批判是不够的

但是,仅仅停留在对水滴筹的批判是不够的,如何有效化解平台型公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对社会发挥“正外部性”,才是更重要的议题。平台型公司的核心动力是获取流量,获取流量的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在获取流量的同时规避道德风险,让这一筹款工具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价值。

事实上,水滴筹并非没有意识到其商业模式所带来的风险。2018年10月,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三家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签署自律公约,其中提出要主动建立“信息核实机制”、“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等;2019年11月,水滴筹发布“啄木鸟计划”等三个公益项目,拟联合专业公益组织、新闻媒体、公安部门,以一种跨部门协商合作的方式解决平台隐患。

但遗憾的是,意识到问题的水滴,并未解决好这些问题,原因可能有二:

一、水滴筹发展太快,治理的速度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二、水滴试图关上门来独自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一家公司的能力范围。


事实上,增进社会福利和实现商业收益并非不能在一个模式里共存。哈佛学者Julie Battilana曾在《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撰文指出:“这种混合模式长期存在于某些行业,如小额信贷和医疗保健,但近年来,它们开始出现在新的领域,包括环境服务,咨询,零售,消费品,餐饮和信息技术。”

Battilana将这样把社会福利和商业创收结合起来组织称为“混合型组织”,她认为,就像自然界中的杂交物种一样,混合型组织的模式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但他们也面临着明显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发展。

“当组织将社会使命与商业活动结合起来时,他们会创建一些不寻常的活动组合,而对于这些活动,可能还不存在支持性的生态系统。混合型组织也必须在社会和经济目标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以避免‘使命漂移’——即过多关注收益而损害了公共利益。”


只是,Battilana此前的研究中并未涉及如水滴筹这样的平台经济的案例。依靠流量的获取形成商业模式,从而大规模地解决(也生成)社会问题,这样的混合型组织案例恐怕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新的挑战。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2114

作  者: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