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挑战”发起人被冻在了34岁,但互联网公益的创新之力永远涌动

2019-12-16 CSR

12月9日,为“渐冻症”募款的“冰桶挑战”发起人之一、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手皮特·弗雷茨去世,享年34岁。

时光倒回至2014年,皮特与渐冻症顽强斗争的精神激发了冰桶挑战在全球范围内的裂变式传播。毫无疑问,冰桶挑战在那个夏天取得了超乎预期的巨大成功。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在那一个月的浪潮过后,冰桶挑战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回顾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历程,随着公益与互联网结合的深入,各式各样的公益创新层出不穷,出现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涌现”现象,除了“冰桶挑战”,还有“小朋友画廊”、“微信捐步”等爆款案例。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探究,并再现“冰桶挑战”背后的互联网公益创新动力的来源。我们发现,互联网与公益的结合是如此深刻地重塑了社会连接。

策划/史川楠

撰文/黎宇琳

出品/腾讯公益 腾讯新闻

2017年8月28日,一个叫“小朋友画廊”的H5页面在微信悄然上线。

小王是从微信朋友圈里注意到这件事的。他的一个朋友小刘在朋友圈放了一张画,是一片青郁的麦田,上面有一轮巨大的黄色太阳,挂在蓝紫色的天空上。小王心里微微动了一下,“这有点梵·高的感觉。”

画的下方留了一段话:小刘已通过腾讯公益,购下此画,帮助小朋友“乐享艺术之旅”。

“这是一个公益活动?”此前,小王从未主动给慈善组织捐过钱,但这一次,在经过近半个小时的仔细浏览之后,小王作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捐赠:捐出1块钱,买幅数字画。

在2017年8月的最后几天里,有无数人成为了小刘,也有无数人成为了小王。

“小朋友画廊”将许多“新人”卷入公益领域,这是腾讯公益的一个线上线下互动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从自闭症患者学员画作中精选出36幅制作成高清数字图片,并配上作者亲自录制的感谢音频,以一组H5页面的方式供用户点击浏览。用户如果心仪哪幅作品,可以点击屏幕下方的捐赠按键,捐出一元并获得作品的高清图片。随后,用户还可将以画作图片为背景的捐赠记录转发到朋友圈,将自己的善举留在网络世界的轨迹之中。

36幅画,上线仅1天,吸引了超过580万人次参与,完成了1500万元的募捐目标。这样的募款速度和规模,不仅大大超过了很多传统公益项目,甚至超过了一些中小型基金会一年的参与量和募款额。“小朋友画廊”创造了历史,“互联网+公益”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化学反应”,这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

WABC无障碍艺途创始人苗世明说:“(走红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展示给公众的不是苦难,而是孩子们的生命和活力,他们用艺术表达自己;二是公众自身认知的提升,帮助别人有很多途径,通过扩散让更多人知道并接纳这个群体也是一种公益参与。”

据项目发起方“WABC无障碍艺途”的说法,这次活动是在完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被网友争相转发“意外”地火起来的。果如发起方所言,那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广大网民?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在用户将“小朋友画廊”转发朋友圈的附言中,“美”、“感动”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在这一互联网事件中,捐赠行为被升华了,人们不再停留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怜悯”,而是展现为对“美”的认同和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公益活动早在2016年8月就已发起,募捐进程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小朋友画廊”H5页面上线以后,这项活动才激起了网友的热情。

坊间普遍认为,除了公益机构的厚积薄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连接形式是“小朋友画廊”之所以走红的最重要因素。

爆款背后互联网公益的力量

 

“小朋友画廊”并非孤军奋战,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支撑机制——腾讯公益平台,这是腾讯公司运营的互联网信息募捐平台,它通过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创新手段,用轻松互动的形式,降低了公益慈善的参与门槛,使公益事业逐渐成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全民活动。

在2015年时,腾讯公益策动“99公益日”,以“你捐一元,腾讯配捐一元”的配捐模式,激发了广大网民与慈善组织的参与热情,从2015年首次发起至2019年,“99公益日”已走过5年。根据统计,捐款人次从最初的205万增长到4800万,扩大了超23倍;捐款总额从最初的2.28亿元增长到17.83亿元,提高近8倍。

腾讯公益不是孤例。

目前,中国民政部依据《慈善法》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包括腾讯公益在内已有20家。

在这些平台的有力支持与推动下,中国互联网公益新生态逐渐成型,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18年20家平台共为全国1400余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2.1万条,网民点击、关注和参与超过84.6亿人次,募集善款总额超过31.7亿元,同比增长26.8%。

随着中国公益与互联网结合的深入,各式各样的公益创新层出不穷,出现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涌现”现象:

一、形式多元。相关平台推出行走捐、阅读捐、积分捐、消费捐、企业配捐、虚拟游戏捐等多种创新募捐场景,以及日捐、月捐、零钱捐、一对一捐等灵活的捐赠手段。

2015年9月,腾讯在微信上推出了“微信捐步”。只要微信用户走出超过1万的步数,就可以“捐赠”出自己的步数,而平台方也会匹配其步数,为公益机构捐出一定数额的善款。这一既可表达爱心,又能在朋友圈展示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的小程序受到了许多网友的欢迎。

二、种类丰富。扶贫济困、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救灾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项目全面覆盖。

2016年8月,支付宝上线“蚂蚁森林”。这是一个养成类的小游戏,玩家可通过绿色出行、在线办事、网络购票等低碳生活行为,积攒“绿色能量”,并用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虚拟的树。而手机里每养成一棵树,支付宝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蚂蚁森林”运行3年以来,积累了超过5亿用户,通过低碳生活实现碳减排792万吨,累计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168万亩,创造绿色就业岗位4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超过6059万元。

三、线上线下互动。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举措不局限于线上,与线下的真实世界发生多重、深度互动的尝试也是屡见不鲜,很多时候,是线上活动拓展了线下活动的可能性,创造了许多新的连接。

2014年8月,风靡美国的呼吁公众关注 ALS(渐冻症)的“冰桶挑战”活动传至中国。在IT 界大佬、明星等捧场助推下,这项活动在网络吸引了超过 44.4 亿人次点击,募集善款800 多万元,一举成为当年社交媒体最热的公益活动之一。这个项目最为成功之处,在于通过线上社交与线下“淋水”有趣的互动,把传统以“泪点”吸引公众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一场传播罕见病知识的社交游戏,从而成功吸引各界人士接力参与,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互联网公益重塑社会连接

 

互联网的发展是使人的社会性越来越强,还是让人越来越孤独?

近几年来,“宅”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种种亚文化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个人主义。今天,在我们的数字化社会里,很多传统连接在解体,但同时,也有很多新的连接在生成。

公益慈善事业本该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但传统慈善组织受限于资源和能力等,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中间组织”的作用,但如果将互联网和公益进行有机结合,就可能在数字化趋势下的社会中重新建立多元、稳定、持久的“中间组织连接”,让公众、企业、政府等各方都能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促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互联网与公益的结合,核心的作用就在于重塑社会连接。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创造社会连接的时候本是中性的,但在加入了公益的价值观后,有可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纽带,从而推动数字化社会朝良性运作的方向发展。“互联网+公益”的无限可能正在创造许多新的社会连接,这些新的连接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社会。

一,连接公众与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活动在网络上发生。互联网将慈善公益事业带到线上,用互联网的方式展现社会问题,能够更有效地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从而让公众与社会保持连接。

图/Pete Frates与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 · 贝克一起参加冰桶挑战赛,为 ALS 的研究筹集资

图/Pete Frates与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 · 贝克一起参加冰桶挑战赛,为 ALS 的研究筹集资

 

2014年开展的“冰桶挑战”活动本身募集了相当数目的捐款,但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唤起了普罗大众对于“渐冻人”这一团体的关注,大大推动了社会资源向治疗“渐冻人症”、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倾斜。

中国不少公益机构在“冰桶挑战”中得到启发,策划了许多成功吸引公众参与的线上公益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手机QQ平台发起的 “守护生命,抗击埃博拉,QQ在行动”就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

该项目在2014年12月12日连续24小时内,在不计重复捐款,单次捐赠金额大于或等于1元的规定下,通过腾讯QQ钱包为埃博拉疫区儿童捐款达105803人次,总共获得公益捐款1218489.30元,所得款项用于帮助非洲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人民渡过难关。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确认,此次的爱心捐赠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24小时内单一网上平台最多次个人捐款”称号。120万元的善款固然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但这一公益活动,提升了中国公众对于埃博拉疫情的认知,在我国公民与埃博拉灾区之间建立了连接,这是超出金钱所能衡量的价值。

第二,连接商业与公益。传统商业企业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目标,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社会公益冲突的情况,比如对环境的破坏。互联网公益为企业与公益事业的连接创造了更便捷的方式,更多企业可以借助平台很方便地与社会组织及项目对接,通过网络捐赠等手段快速支持公益。

2019年9月,主打生活服务的电商平台美团点评发布“美团公益商家计划”,此计划通过线上订单捐赠、线下商家场景资源整合等多个维度,推动更多商家参与公益。同时,美团公益还将推进各类社会议题与美团生态内不同细分领域相结合,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新路径。

美团公益携手旗下平台,动员平台上40万家酒店在每一笔经由美团平台达成的订单里捐出一定的善款,以支持相应的公益项目,包括温德姆酒店集团、首旅建国、碧桂园酒店集团在内的5000家酒店成为首批公益酒店,其所捐赠的善款将用于支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旗下的相关公益项目。

5000多家酒店只是“公益商家计划”的先头部队。2019年下半年,美团酒店、美团外卖、美团门票、美团亲子等多个业务和商家逐步接入。值得关注的是,“公益商家计划”是美团集团层面的战略,未来将在美团生态各个细分行业逐步落地,带动生活服务业商家广泛参与公益。

第三,连接官方与民间。在数字化社会的影响下,传统政府与民间、公众的连接实际上在弱化。互联网公益有望为政府和民间搭建桥梁,政府通过支持和参与互联网公益能够更及时地了解民间情况,而民间也能借此向政府反映问题,从而建立一个官方同民间沟通与合力的新渠道。

近年来,虽然环境问题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大家也切身体会到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影响,但除了响应专家和媒体人的呼吁之外,真正了解情况并参与到环境治理和保护中的公众并不多,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工具。

2014年,民间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上线了一款披露企业排污信息APP,推出当年下载量就累计超过了300万,这在环保类应用中很少见。2015年,这款软件被正式命名为“蔚蓝地图”,其时就已能监测全国9000多家企业的排污情况。到2016 年末,年度污染源监管信息录入量达 7 万余条,累计录入总量突破 30万条。

“蔚蓝地图”利用移动互联网鼓励公众参与的设计是一大特色,它提供了随手拍举报功能,使得公众可以便利地参与到环保监督中,利用社会舆论力量有效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 IPE 的分析研究,并给环保部门反馈有效的数据,这使得官民联手整治污染企业的做法成为现实。

在公益插上了互联网的科技之翼后,我们许多关于美好社会的愿望有了实现的途径,在互联网平台、公益机构、广大民众各种天马行空而又因时制宜的创造性活动中,公益慈善事业的效率、质量和价值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许,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神奇的创新尝试,为更多社会问题寻找更多的、全新的解决方案。插上了科技之翼,天空才是这个事业的极限。​​​​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2118

作  者: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