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有种奇怪的反差:一方面,公益的门槛极低,谁都可以宣称自己在做公益;另一方面,公益又似乎是一个值得夸耀的事情,而且好像越苦就越值得夸耀,不仅受助者要苦,做公益的人也得苦,这样大家看起来才觉得感动。
准入门槛低、社会认同度却高,造假就成了一种理性的选择。
怎么个造假法呢?
比如有一个叫“韩文”的人,一开始跟人做野外拓展生意,后来投资失败就当了某视频平台的主播,他专门去最落后最穷的地方去拍视频,拍人家的土房子,拍小孩挖土豆、种地,也拍自己给穷苦人家捐物资、甚至是发钱的场景——当然不是真的发钱,通常在拍完之后又让人把钱把还回来了。又或者表演发3000元,回收2800元,留200元作为演员费。
按他前女友的说法,韩文做这些是为了“急着赚钱翻身”。
这也能赚钱?没错,这确实可以赚钱。
韩文卖力地让自己看起来好像是在做公益,目的只有一个——涨粉。有了足够多的粉丝,就可以搞直播带货,这些注意力经济的变现方法并不新鲜。但难点在于,这个行当也没那么好做,像韩文这样的主播其实有很多,韩文脱颖而出的办法是虚构特别夸张的情节。
比如,韩文就导演过这样的一幕:一户人家太穷了,孩子上不起学,衣服也没件好的,家里种的苹果还卖不出去,一家人生无可恋地看着苹果烂在地里。据说,这条视频出来后产生了上亿的浏览量,点赞数达数百万。然后韩文趁热打铁,开始直播卖苹果,直播场地就布置在那户人家的果园里,一场直播就卖掉了近4万箱苹果,价值100多万元。
那么多苹果哪来的呢?有专门的供应商供货,韩文按箱收佣金,据说那一场直播佣金费就有近40万元。
为了增强戏剧效果,韩文有时候会做得特别过分,比如,为了拍好哭戏,就给小女孩滴眼药水,有时候嫌眼药水不好,甚至会直接上手去掐她。
后来,韩文团队里的一位摄影师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缺德了,离职后就发布了一条揭露韩文造假的视频,大家这才知道原来韩文做的所谓公益,几乎都是假的。
像韩文这样的假公益主播还有很多,据抖音发布的数据,2023年4-6月,抖音下架了相关视频 1131个,对3518个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等处置。这只是抖音一家平台。
韩文后来怎么样了呢?其实也没怎么样。事发后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了7天,也就放了。大家如果想要了解韩文的事,可以上网去查查,相关的报道很多,我就不赘述了。
本文想要探讨的是:我们怎么判断什么是假公益?而这种假的东西,为什么又会非常流行呢?
想要讨论假公益是什么,就得说说“真公益”。
学者贾西津认为,公益,就是公共利益,跟私益相对,指“不特定社会公众的利益”。要用“目的”来理解公益,而不是行为的手段或者结果。
简单来说,真公益,是高举“公益目的”的。
人们容易被假公益蒙骗,是因为人们常常错把“公益手段”当成“公益目的”,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分别。
这么说起来很抽象,代入到具体的案例里就好理解了。还是以韩文为例,大家有没有想过,韩文为什么专门要到 “最落后最穷”的地方去拍视频,为什么要表演捐钱呢?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捐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公益手段,而越是捐给贫穷落后的地方,就越能体现出这种手段的迫切性。
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那些钱最后都进了韩文的腰包里,所以说,公益的手段未必会服务于公益的目的,而我们需要的,是实现公益目的,不是做做样子。
卡内基就说过,如果不是适宜的捐赠,还不如不捐,因为可能破坏公益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业的公益组织。其实公益谁都能做,个人能做,企业也能做,但如果我们认同公益的目标和手段是相分离的,那用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目的也是完全可以的,相反,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用公益手段来实现商业目的的做法,不要被那些打着公益的幌子去牟利的套路给骗了。
我们国家的公益事业发展时日不长,关于公益的概念、源流,所应该采取的方法鱼龙混杂,这样的环境特别容易滋生假公益,因为假公益往往都很刺激,很煽情,迎合了这个以点击量论英雄的时代,而专业的公益项目反而不太容易得到关注,因此,打假、净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让好的公益项目被看见,也同样重要。
抖音已经着手整治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
抖音的思路是刹车,以堵为主,不让假公益有机会冒头。像韩文这样的人肯定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但我想,这只是平台与假公益第一回合的较量,韩文之流会不会在适应了平台的规则之后想到新的办法呢?会不会流窜到其他的平台,又或者自建渠道呢?要知道,骗子也是很努力的,只要假公益的土壤还在,他们总有办法露头。
所以,高举好的公益项目,让好的公益项目改造社会的土壤,才能真正根除假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