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行业春天靠市场不靠市长

摘要

以获得体制内的好处作为扶持一个行业的思路,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

11月初,民政部网站公布了中央12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

应该说,这个《意见》对于社工行业,乃至整个公益慈善行业都是一个利好,不仅明确表态,要逐步解决社工身份、薪酬、上升通道等老大难问题,而且做出承诺,要“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 《意见》里多个激励方案被媒体解读为“向社工敞开体制内的大门”。

只是,为社工敞开体制内的大门,能鼓励更多人当社工吗?只怕未必。

以获得体制内的好处作为扶持一个行业的思路,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这种思维在《意见》中体现得很明显。

例如,想要获得相关的激励,首先得“通过考试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众所周知,这一类的“职称考试”,难的不是考试内容,而是如何获得考试资格,聪明的从业者一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与体制保持更好的关系,而非提升工作能力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例如,《意见》要求地方政府在购买社工服务时,“要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人力成本作为重要核算依据”,这凸显了中央希望为社工投入更大资源的决心,但这种中央请客,地方埋单的做法往往无法解决“钱究竟从哪里来”的问题。

我并不是说这是一种倒退。事实上,这个积贫积弱的行业也没有什么可退步的空间,任何一种激励措施,都可被视为进步,都在解决一些存量的问题。长久以来,许多社工完全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工作很苦,工资很低,前途无望,《意见》的出台,给了他们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是,这个努力方向是鼓励人积极向体制靠拢,打财政预算的主意,并不符合当前公益创业的潮流与“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

当前,中国社工行业有一种十分奇怪的隔膜。“体制内社工”与“体制外社工”同为“社工”,却做着不同的工作,乃至于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体制内社工”更像是政府的编外公务员,他们拥有着社工的职称,其工作未必与社区相关,而是根据基层政府的情况,哪里需要往哪去。他们所渴望的,是正式进入体制,或者至少拿到一张有保障的长期饭票。对于他们,《意见》的出台是很大的利好,实际上为其打开了进入体制的大门。

“体制外社工”的模板是香港社工,他们为“民非”或者企业打工,从事的是基层一线工作,往往直接服务于社区的弱势群体,但是,受制于现行法例与市场的成熟程度,他们的工资远低于香港社工,与当地民间公益组织的收入相仿。对于他们来说,任何激励措施,都不如直接加工资来得实际。

对于“体制外社工”,《意见》是指望不上的,他们还得指着自家的老大争气些,多拿些政府购买、公益创投,最好在“99公益日”这样的众筹里也有斩获,说白了,民营机构的员工想涨薪,须得机构获得公众认可,能在市场上打开局面。

“体制内社工”的工作当然很重要,他们日后会发展成“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骨干力量,但是,“体制外社工”的数量更庞大,条件更艰苦,也直面着更多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是不是多考虑一下他们的发展前途,是不是可以为民营社工机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体制外社工”成了一个有体面收入的群体了,那时还怕没有人当社工吗?

发展一个行业,要靠市场,不靠市长。

文章来源:共益资本论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402

作  者:黎宇琳

版权声明:

本文文字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编辑,加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共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