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马蔚华、徐永光、邓飞、等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大咖”、专家学者等聚集一堂,共同回顾我国公益慈善走过的十年,及那些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改变。
4月19日下午,“壹基金十年·问心与感恩论坛”在深圳举办。李连杰、马蔚华、徐永光、邓飞、耿源、张华莹、周惟彦、李劲等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大咖”、亲历者、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回顾我国公益慈善走过的十年,及那些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改变。
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郭美美事件”、我国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注册、网络捐赠平台兴起、我国《慈善法》实施一周年……过去的十年,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波折前行的十年。未来十年,公益慈善领域会否更加创新蓬勃?
在论坛现场,壹基金创始人、理事李连杰,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和专家学者一起对未来公益慈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深度探讨。
三问“壹人” 壹基金的公益路如何走更远?
“月行一善”到“日行一善”
将推动公益“问心”理念
一问:历经10年,“人人公益”之路还有多远?
壹基金走十年,离“人人公益”的目标还有多远呢?面对记者的提问,李连杰直言,这个问题他十几年前就开始思考,因为从小就知道有“日行一善”的概念,但当时经过一两年的调查发现,要做到大家都作答“日行一善”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当时我提出“每个人每个月捐一块钱”,也就是“月行一善”。当时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随着整个社会的理解,对于公益慈善,对于生命的认知的提升,望十年内能推“日行一善”。目前,壹基金的稳定“月捐人”大约是73万人左右。去年12月份推出的“日行一善”公益打卡活动,就是想倡导大家坚持“小善举”。“非常感恩,但是路还很长。我从来不拿钱的多少来衡量,我更多是思考有多少人愿意为他人、为自己付出这一元钱。”李连杰说。
李连杰同时表示,现在有壹基金同事支持项目主导,认为将项目做公开透明,就有人愿意捐钱了。而他认为,做公益还有另外一部分,就是“问心”的部分。目前,全球有多个知名公益机构,用理念获得公众的认可,人们认可该理念,就会相信这个公益机构会将这笔善款用好,这也就是“信念驱动”,但壹基金才刚开始。项目驱动和信念驱动,这两条路应有个平衡点,这会是未来壹基金要努力尝试的一个方向。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公益+金融”是探索方向
二问:公益和商业的边界在哪里?公益组织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吗?
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两年前卸任招商银行行长一职后即投入到壹基金的公益慈善事业中。从金融家到公益领袖,壹基金在商业与公益,金融与公益的创新探索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马蔚华表示,他认为壹基金10年来最大的贡献在三个方面:推动了中国公益慈善理念的转型,从少数人的公益转变为人人参与的公益;在探索公益管理变革方面的贡献,从简单自发的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迈进,这也是全球公益发展的趋势。像上市公司一样内审、外审、公开透明;在发展转型方面的贡献,探索尝试公益创投、影响力债券、慈善信托等创新方式,尽管目前仍有许多困难,包括政策、人才等各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蔚华说,公益和商业的底线,一个是理念的追求,一个是利益的分配。把公益的理念引进商业,叫商业建立社会责任,要有社会责任报告;把商业模式引进公益组织,就是探索公益创投、影响力投资、慈善信托等等。
“现代全球公益慈善的发展趋势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公益和金融的结合。”马蔚华说,像现在很多公益界的朋友都非常关心公益组织账上的钱要怎样保值增值?壹基金这几年也谨慎地做了一些创新和推动。壹基金的钱都是一块钱一块钱筹来的,因而壹基金绝不允许它有任何损失。目前,壹基金把过去简单的存款利息变成了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随着人才的增加、经验的增多,或者社会对公益组织资金风险承受能力接受程度的增加,未来或还可以继续做一些探索。比如,现在壹基金在探索慈善信托、影响力债券等创新方式。
未来“大慈善”概念
带来广阔视野和空间
三问:我国《慈善法》已实施,未来壹基金怎么调整自己的全新定位?
马蔚华表示,《慈善法》把公益慈善的概念从过去简单的施舍、捐赠、扶危救困扩大,包括环境保护、消灭贫富差距这些大的概念,是一个“大慈善”概念。这样,就给公益事业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和前途空间。但是,任何法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要通过我们的创新不断完善。
李连杰则表示,《慈善法》之后,他现在的心愿是中国什么时候能有一个《社会企业法》出现?怎么样用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方法,控制一定比例的分红,其他的全部投入社会,以最大地推动社会发展。“个人的力量也许能影响世界,人人的力量却可以改变世界”。
鲁豫对话李连杰
“我永远是志愿者”
据统计,10年来,壹基金共获得社会各界爱心捐赠的善款和物资超过14亿元,总捐赠人次超过11亿人次。经过十年探索和发展,壹基金已将建立“现代公益组织”确定为机构发展目标,做“中国公益的创行者”,为打造人人参与公益的平台不懈努力。论坛现场,主持人陈鲁豫和李连杰进行了一场回顾十年的深度对话。
鲁豫:用一句话总结下你过去的十年?
李连杰:十年前是一个人,今天是一大家子壹基金人。庆幸今天有马蔚华理事长能带领团队,“终于有人能接这个不容易的活了”。
鲁豫:十年间,有哪些难忘的事?
李连杰:我永远不会忘,壹基金的三个“壹”,第一个,我们是人类;再一个,地球是我们的家;还有一个,每个人为家里做点事家会好。到今天,我重复上百遍问,我仍然是这样想。
马云曾对我说“你的战略不错,战术乱七八糟”。和马云在海南开了三天会,做了三个决定:做平台,用专家,通过壹基金找落地的公益组织,将做执行的公益组织培养好。
怎么不犯错?一种叫原则性错误,一种叫技术性错误。我对壹基金同事说,原则性错误坚决不能范,如贪污行贿受贿的事坚决不做,这是底线。至于是做平台还是项目,这是技术性的问题,可以讨论。
“我挺好的还有很多事要做”
鲁豫:如何定位在壹基金的身份?
李连杰:我就是志愿者,愿意奉献时间和精力,减少他人做公益慈善的麻烦。至于加上其他头衔,如创始人之类的,都不是重要的。
关于造谣,挺搞笑的,有说我瘫痪的,说我要死了的。现在,大家看(笑着站起来),我挺好的,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鲁豫:未来十年,你有何打算?
李连杰:在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人手一台手机,朋友坐在一起不说话刷手机。有数据显示,目前自闭症、孤独症越来越多了。未来,我想做两件事:“身体要健康,心理要快乐。”我想将功夫太极禅修,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目前模式已初具雏形,是挺复杂的一件事。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869
作 者: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