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罗振宇的“商业是最大的公益”只是听起来很带感?

2017-06-01 热点

摘要

公益与商业不同,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两者的“核心价值观”不同。

罗振宇在“慈善+”2017跨界公益论坛上进行了演讲,开场一句“商业是最大的公益”激起不少反弹。

当我把逐字稿《你们要的罗振宇“慈善+”演讲实录来了!》看完以后,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有些道理不得不讲。


罗振宇成了“公益商业化”最大腕的代言人?

罗振宇说的“商业是最大的公益”这句话是一定会引起重大误读的。

抛开不找原文看,就望文生义的读者和罗辑思维惯用的修辞术,这句话会被或者已经被公益界严重误读的原因在于:近年一波又一波“把商业思维引进到公益”、“商业取代公益”的思潮。

这种(伪)技术输出的背景罗振宇不知道,所以不知不觉成了这套观点最新,也是目前为止最大腕的代言人。

这套观点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公益人就是好心人,空有善意但是一无是处。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目前已经被证明比较高效的商业来推动。

事实上,这也是罗振宇的基本观点。他在第一段的演讲里,抛出“商业是最大的公益”这句话以后,介绍“劳动分工”是促进现代世界百年文明发展和飞跃的秘密,借以劝勉公益同行,要把事情做的专业,才能让这个领域得到认同和发展。

唉等一下,这不就是“公益专业化”的意思么。所以罗振宇所谓“商业是最大的公益”原来是标题党啊。真正的意思不过是“公益需要更专业”。

然而,他没有说怎么才是公益的专业。一般人的解读就是“公益的专业,在于运用商业”、“商业做起公益来更专业”。目前反弹的文章,反驳的也是主要针对这个层面,厘清公益自有的专业逻辑和使命分工。公益有自己的专业性,跟商业的专业性天南地北,只是罗振宇不知道罢了。

公益专业化的问题已经谈了和做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尤其是2008年以后,公益走上前台,规模扩大以后,专业化的讨论在业内就没有停止过。

罗振宇不知道,还把这点当做新鲜来讲,这不是罗振宇可悲,是中国公益可怜。说明专业化的议程没有深入民心,大部分公益组织或第三部门的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

用罗辑思维的语言来说,很多人还完全缺乏对专业公益的基本认知。这是一个公益传播的问题,也是一个公益科普的问题。

分工真的会发育出专业的公益吗?

既然罗振宇谈公益专业化,那么我就沿着他的思路推下去,分工真的会发育出专业的公益吗?很多人看不到,其实目前公益专业化的问题,真正的命门在专业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张力。

罗振宇讲公益的专业,提到他把钱捐给公益组织去做公益,就是因为相信这些组织比自己做公益更专业。这是没有异议的“术业有专攻”。

问题在于,公益要处理的分工,和商业要处理的分工,有点不同。商业世界里,分工所导致的专业性,最终以一种“专家”的形态被大家所接受。基本上,我们的教育系统就是把学生往各式各样的专家的方向培养,每个人透过证明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是哪方面的专家)来体现自身价值。最后,不同的问题,最终归结为找到相应专家进行处理和解决。这种现代社会的主流思维,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反社会参与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广州该不该建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该不该花5个亿给珠江沿岸建筑装霓虹灯?这些问题,目前主流的思想是,找专家去判断和解决。但问题是,已经有大量的案例说明,这样的决策方式,民众零参与或缺乏足够的参与,是会造成各种问题的。

专家给的答案,有时候也未必是最佳的答案,又或者只是对一小撮人最佳的答案。专家治理下的社会,民间会日益萎缩,参与的缺乏加剧社会的原子化,进而造成阶层固化和隔阂。

商业的原型是交易,出发点是顾客(用户),它是一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需要。例如每个选购手机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可以相信雷军的专业,也可以相信乔布斯的专业。专家模式天然地成立。

但公益处理的问题,都是公共问题,关乎超过一个人的问题。这时候专家模式就会失灵,比如保护女童反性侵,光一个专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是没有用的,需要学校、家长、政府等不同力量深度卷入和共同参与,才可能得到改善。

可是现在都用“解决问题”去要求公益,所以公益的专业性,最终就落实在了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性上。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变成了一个反参与的过程:这个问题你不要碰了,你不专业,找专业公益组织来解决吧。商业上的分工,在公益这里就成了某种推卸。

公益恰恰是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只有每个人的参与,更多的社会问题才可能被看见、被理解,最终被解决。真正为解决社会问题着想的公益组织,恰恰不想因为标榜自己的专业,而阻断了社会大众对公益的参与。

所以说,在公益的世界里,专业和社会参与是有张力的。大众期待公益组织专业,甚至期待他们独立解决社会问题,但是公益组织希望不要被过分期待,而是普通人更多地成为公益的主体,参与其中,这两点之间的矛盾怎么破?

出路可能是把对专业公益的想象,从“专家”转变成“协作者”。

公益的确在一件事情上特别专业,但它的专业不是像医生或者律师那样,替别人解决一个问题。而是一种促进社区社群成员参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等于动员能力也不等于筹款募捐能力,而是协作的能力。

“协作者”(Facilitator)和“协作”(Facilitation)是其中一套相应技术以及价值观念体系。而这些技术和想象,都应该进入“公益专业化”的视野。

商业和公益真的在合流?

演讲的第二大点,罗说:

商业靠金钱推动的历史很可能就要结束了,靠资本就能够撬动经济奇迹的这个历史阶段已经走到了终了。

他举了谷歌、脸书、马化腾、马云做例子,认为这种超级人才越来越主导世界的发展,而他们做事的方式,更为接近公益。罗问: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做商业的方式,各位,你们是亲眼所见,跟做公益、慈善的人有重大区别吗?可能在制度上仍然有所区别,但是你不觉得他们正在和我们这群人在合流吗?

我是很想罗振宇说清楚,马化腾马云做商业的方式怎么和公益慈善一样。但他不说,并且觉得大家就能懂。评论区里也一片叫好。反正我是不懂像在哪里的。

是像在都搞了基金会吗?我估计罗振宇的意思不是这样,他的意思是,这些超级互联网公司做的产品,到最后都是符合最大的公众利益的,是让世界更平的,是理想和情怀的,所以这些天之骄子做的到底是商业还是公益,界线已经很模糊了。(但是罗又说他不信共享经济觉得是逆流,那肯定不算他说的“商业和公益合流”,所以真的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很爪急)

姑且先假设谷歌脸书马化腾马云做的事情更接近公益这句话成立。

如果我们把商业看作由一个一个的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构成的总和,那商业只不过是描述人类社会一类行为的统称而已。如果一家公司,每一次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行为,都以公众利益为最大依归,那这家公司当然就是公益。由此可见,商业的确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是最大的公益,毕竟交易行为是人类社会最频繁发生的行为之一。

但问题是,现在的商业是不是以公众利益为最大依归?哪怕是谷歌脸书,作为上市公司,所有的决策,首要出发点是股东的利益。至于公众利益,对于一个牟利的机构来说,永远只能是公共关系和品牌形象的倒逼,考虑和妥协的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所在地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风气。

所以,商业可以是最大的公益,但问题是没几个人愿意这么干。

哪个CEO敢说自己不是对股东负责而是对社会公众负责?哪个经理在决定生产哪种洗发水的时候,先考虑公众的健康,而不是利润的高低?即使考虑公众健康,也是因为公众合力制订的法律和安全标准在监督。相反,一个提倡消费者权益的公益组织,它的首要考虑就是公众利益。

所以罗振宇说商业和公益合流,商业是最大的公益。我想说,要真的商业肯跟公益合流,商业真的肯做最大的公益,请马上给我来一打。

但就现实来说,金钱和资本依然是对社会保有巨大的型塑力量,绝对不是几家高科技公司的发迹能逆转的。

举个最当下此刻的例子,比如我的这篇文章,如果给一些小气的行内大佬看到了,觉得这是在抬杠,让资方下不了面子,那就有可能撤销一些公益项目的资助,或者我的领导不够开明的话就会不让我发。

为什么不让,不就是对权贵和资本有忌惮吗?的确,如今竞争已经不再是只看原始资本,但资本和权力对民间的宰制却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毛细血管里。仔细咀嚼,你会发现这样的宰制无处不在,无比频繁地发生在我们目前社会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个环节里。

马云和罗振宇们的成功不靠爹妈靠智力,跟一个社会依然处在被权力和资本循环寻租的水深火热里,这两者并不矛盾,实际上,这才是当下中国真正同步发生,真正“合流”的悲惨事实。

文章来源:微信公号“NGOCN君”

文章链接:https://gongyizibenlun.com/969

作  者:凉意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NGOC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微信id:yxtkhl-。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号“公益资本论”(id:gongyizibenlun)
返回顶部